思考

2025年6月11日

目录
目录

所思所想在大脑里腐烂太久了。我从垃圾堆里翻找到了这一篇,于是我拿出来清洗,算是一次唤醒。


调查

几天前(也可能已经十几天了?)HNU 又例行调查学生家庭背景。我看到两个选项并排——“大学学历”“城乡无业”——觉得莫名幽默,便截图留念。 大学学历、城乡无业 或许只有“高学历”才会落成“无业”吧,父母若是低学历,大概怎么都不会真的一份工作也没有。


光环与坠落

我想起爸爸。03 年的大专生,后来自考了湖大的本科,曾在金融证券分析行业里风风火火。那时家里从不为钱发愁。记得有一次妈妈悄悄告诉我:爸爸业绩好到“月入过万”——我并不了解数字背后的意义,只知道期末拿到前几名他会塞给我 200 元奖金,这成了我努力学习的直接动力。

疫情之后,一切急转直下。爸爸失业,成天窝在家打游戏,而我上大学后才第一次发现家里连 10 块零花钱都要精打细算。我至今不清楚,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。

妈妈也辞了职。她说厌倦了原公司,想跳槽。最早的记忆里她是一名会计,为各种证书熬夜备考。那年她通过了某个重要资格,全家去吃自助庆祝。后来她离开本地奥迪分公司,去了更小的公司,却升到财务总监,收入翻倍,压力也翻倍:常常夜里十点才到家,一周无休,电话响个不停。终于,她决定“先歇一歇”,结果就是——家里彻底断了经济来源。

下学期学费怎么办?我也不知道。

同龄人大多正见证父母爬上事业高峰,而我却在倒带;昔日被称作“小康”的家,如今随时可能塌方,这让我对“安全”二字格外敏感。

只是觉得有点讽刺,一般来说,这个年纪的孩子,他们的父母至少不会没有工作,是吧?有些可能成为了主管进入管理层,工作稳定…有些可能就是有了一番事业,孩子也养的很好…就算是最朴素的家庭,父母至少都是有一份工作的,一个月月薪也不会低于3000吧…? 可是回头看看我的家,特别是,在金融环境下,曾有着“比较小康”的这种评价的家,破灭了,就有一种不安全感。

其实这种变化给我的感觉,与小学的时候回家,暴雨天,看着别的小孩子被父母接走,而我只能一个人撑伞骑自行车回家一样。 没有人会来接我。奶奶身体不好,爷爷也不会来,爸爸妈妈远在不同的城市。 我只能自己走。


远离金融

有意思的是,我父母曾经都在从事金融类的行业,而我现在又感觉金融是我最不想触碰的东西。 我想做很多事情,去餐厅当厨师,去蛋糕店做蛋糕,去当开发,当运维等等,但是这些事情里没有金融。虽然父母离金融那么近,我离金融那么近,但是我没有触碰它的想法。

我有时候也在想,金融到底代表了什么呢。父亲给我玩过一个模拟股票的软件,买入从低点买入,卖出从高点卖出。在没有任何前提与知识的获取下,你永远也无法确定那个股票是升高还是降落。你只凭借着“现在低以后就会高”的思想,永远无法做到收益最大化,甚至会十局九输。爸爸笑着说,在金融里,我们都是赌徒,只有庄家才是真正的赢家。 我依然记得这句话。

我大概是恨着金融的吧,虽然我从未宣之于口。它像一个巨大的、华丽的赌场,曾让我的家庭风光无限,又在转瞬之间,把他们冷漠地吐了出来。

我承认自己是经济保守派。那就务实工作、慢慢生活。小时候也幻想过留学——美国、新加坡,甚至北欧的极光。如今看看家里状况,只能把重心调到“先就业”。

只是,还是有点失落的,毕竟哪个小孩子没想过长大后要赚大钱呢。我小时候一直想着以后上了大学,我要去国外看看…美国,新加坡,甚至是德国,英国,俄罗斯,都可以。我还很想去北欧,因为我很喜欢那里的风景与极光。当我发现这些也许都只能是想象后,只是觉得有些许无奈了。 有时候也会怀疑,这些是梦想还是幻想,这些真的会实现吗?真的可以见到吗?我又想到小时候,一直想去中南大学的计算机,研究医学和计算机的交叉方向,几乎每个人都在和我说“梦想是可以实现的”,可现实的落差就是,距离几分的差距让我无法选择梦想。这是永恒的失落。


思考

不过我最开始想接触医学的支点,其实也坠落了。 我从小想接触医学是想着可以让奶奶,或者说一切像奶奶一样的老年人,可以身体好一些。她们是癌症后的康复者,但是带有许多癌症的术后后遗症,我一直想着能不能做点什么,帮助更多像奶奶一样的人。 中南与湘雅的破碎本来没有打破我这个锚点,但是奶奶从确诊了新的癌症,然后无法忍受新癌症的各种烧钱的治疗,也无法手术。同时关注着着父母失业的经济压力,一直拖着拖着,她自己也看不到治好的迹象,或许从心底就抗拒着各种治疗。不过,各种药物治疗没有用,奶奶的新癌症从早期到了中晚期,从发现到恶化到结束,也仅仅只是几个月的时间。

写到这里的时候,我正坐在自习室里。 我正在用 MacBook air 来思考这些文字。我很喜欢它。 我把它从包中掏出来,打开,点开记录,花了一分钟把刚刚那些话收集起来,整理一篇文章,然后在排版,整理,复制到发布页面,点击发送。

这台 MacBook air 是奶奶走之前,亲手托付给我的最后的一笔钱买的。最近618,它的价格最低降到了5400元,我把攒着的钱结合这笔钱全部花出去了,购买了这台 MBA。

我不知道这样的选择是否正确。我也知道如果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,他们一定会骂我不孝。但是…但是… 把这笔钱永远锁死在存款里,它只会产生一天两毛钱的利息。但是购买了MacBook 呢?它可以用五年甚至十年。也许一分钱收益也没有,也许以后的所有收益来源于它。带它参加一次比赛,就赚到了比存款利息更值的钱。 于是我坚定地选择了后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