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录与计划
2025年3月3日
目录
目录
记录与计划
记录一些最近的小成就。🥳
购买域名,实现国内浏览✅
之前在github pages默认的.github.io实现博客部署,在国内访问也太困难了,本来一直很苦恼于这个问题。 但最近,于2025.3.1在namesilo购买了moyuin.top域名,并交给cloudflare托管,将github pages的网站转发到这个域名里,实现在国内也可以顺利浏览我的博客。 可以更方便的给同学发笔记了。😎
实现自动部署✅
初步解决自动部署!
之前苦恼于hexo三部曲输入三个指令也太麻烦。并且在博客写的文章,无论是手机写的还是平板写的,都得通过局域网传输到电脑上,然后电脑整理分类后再进行hexo三部曲。 现在记录笔记是Obsidian+Git+Sync方案,Obsidian把仓库插件整合到文件夹里也太好用了,我的git插件只要所有设备sync同步一下,文件夹里的东西直接互通,运行无障碍。 然后只要再Obsidian里面commit和push一下就可以直接自动放到代码仓库里面,交由远程的Github action进行hexo三部曲,极大地改善了写博文的舒适度。 并且放在vscode里面,只要点点点就可以实现git提交和同步,在电脑上整理代码笔记也更加方便了。 实现了懒人同步!🤪 了吗?😢
同步问题
目前还有一个问题,为了节约手机和平板的内存和避免其他配置类文件与它进行冲突,所以我的共享文件夹都只是共享了含有博客文章管理的source文件夹。 😭导致我的git文件夹没有同步进来。 目前还得写好然后用一个电脑提交… 思考解决方法中。
好像最佳方法是使用submodule去进行管理,得研究一下。 当然也有另一种方法,是直接Obsidian库迁移为博客源代码库,但是这样过于麻烦,并且我那配置仅仅是6+128g的小平板在说求放过,手机也在说不要增添一些莫名其妙的垃圾文件污染了。😔
问题解决!
通过把source通过submodule连接博客仓库,实现了在source里面的git仓库与博客仓库的联动!顺便加入了新的github action,当检测到source文件夹变动并且推送到source仓库的时候,我的博客仓库自动commit和push,然后引发自动部署! 😋已经实现懒人部署!
远程桌面!⭐
这绝对是目前最伟大的成就!
局域网初步
寒假买了平板,听说了moonlight+sunshine的局域网远程桌面方案,想着最大化利用平板,于是寒假开始了初步操作。 局域网连接很快,我的平板很顺利的连上了电脑!我将沉重的游戏本电脑丢到一边,抱着键盘鼠标和平板在床上玩了起来…只要连接同一个网络,我的平板就能连接电脑高画质流畅运行各大游戏,黑神话,大表哥,看门狗,应有尽有… 但我选择了每天在床上or烤火炉前玩解锁帧率的高帧率原神🤪…玩原神玩的。 但局域网还是有一个缺陷,只要平板和电脑不连接同一网络,我的平板就识别不到电脑存在。 下一步考虑远程连接。
远程桌面初步
开学后背着电脑回了学校,在一个寒假轻量级平板的洗礼后,开始觉得我的游戏本很沉重了。(明明买的时候特意买的最轻的游戏本),于是开始钻研怎么在不同网络下实现远程桌面。
微软远程桌面RDP?❌
RDP是微软用windows的远程桌面,确实好用,但是开端口转发,没有路由器中转,也没有自己的服务器支持,只能考虑通过校园网的局域网来实现宿舍与教室的连接。 况且RDP在局域网内的表现也表现的不稳定。而且在Skywt的学长的一篇博客里了解到HNU的校园网不同于普通局域网,校园网是AP隔离的,不同设备连接校园网是无法相互访问的,即便电脑和平板都连接的是宿舍区域的校园网,也无法通过moonlight找到电脑设备。 因此只能考虑其他软件提供的远程连接服务,或者是利用校园网进行局域网连接,内网穿透。
todesk等网络远程连接?❓
流畅情况依赖于网速。 校园网网速感人,望周知。且HNU的校园网面向全体师生,也不了解学校的网络是如何分配带宽的,对于远程桌面的实现,如果采用服务器中转,在校园网的给力下,甚至无法做到稳定60帧。 用Todesk等软件的确可以实现远程连接,不过设备兼容性并没有moonlight好(比如我键盘alt+tab在todesk里是给自己平板切换界面,非常反人类),不过也能正常使用它的锁屏和开机功能,可以做应急使用,故作保留。
申请公网ipv6连接?❌
呃,连接校园网,没有公网ipv6的可能性。且没有办理校园宽带(听说那个也浪费钱,速度慢,也不稳定),在宿舍只有随身wifi插着电话卡当路由器,更没有实现公网转发的可能性。
校园网+tailscale内网穿透,打破AP隔离,校园区域P2P直连✅
那在校园区域内,只有一种做法了,也就是转向校园网…既然校园网内不允许局域网设备互相访问,那就使用内网穿透进行直连吧,经检验,这个方法最流畅(可以做到2k120帧),并且在moonlight的给力设备兼容下,在平板键盘的操作与电脑键盘无异。 采用免费的tailscale做内网穿透,主要是给ip直接所有设备登陆同一账号就行,非常便利。 在设备同连接校园网的情况下,tailscale可以做到内网穿透,并且也支持sync的同步数据,非常贴合我的需求,暂时不想过多折腾它了,我已经非常满意它的表现。
但仍然有缺点…
基于tailscale的内网穿透,在设备连接不同网络下,tailscale就会走relay中转,毕竟是国外软件,中转服务器最近的是来自Tokyo的服务器…流畅度不言而喻。 这样的话,我只要一离开校园区域,也就是有校园网的地方,我的远程桌面几乎等于失效。 因此之后想要解决这个问题,目前来看必须有一个自己能用的国内服务器,拉过来做中转才可以…目前限制极多,且自己还是新手,对服务器的维护一无所知,万一哪一天服务器被攻击,现在的我是束手无策,因此只能潜心凝力… 这个方案的完美实现道阻且长。不过实现了的话,我也可以考虑换一台台式机放在宿舍里了…
下一步想做的?
拿到一个服务器✅
折腾一下科学上网✅
我也很想有个属于自己的流畅上网工具。 虽然说现在用的这个很稳定,而且也不用我掏钱维护(这时候还得看爹),但是我还是想尝试独立一下的,总得试试,不能总靠爹。万一哪天有了问题,还是自己维护的好。
有了有了,github学生认证拿到一台digitalocean的vps,做wireguard也够折腾了🥳,而且时间足够我撑到成年购买一台自己的。 问题是不太稳定,还没搞懂这个怎么搞,先放着。
迁移博客
将博客放在github pages里面部署确实方便,但是这样好像也会限制我的一些…自由性?给自己的博客网站备案什么的 。(虽然我11月才成年…)
找一个能用的服务器做frp转发,完善远程桌面。
了解一下RSS订阅 ✅
我看很多大佬上面都挂着一个RSS订阅,是什么东西,我能搞吗? 好像挺高级的,可是现在我连友链都没有,我需要去好好折腾一下。
成功搞了一个rss订阅…但应该只有我自己会订阅我自己吧,毕竟我的文章没有什么很含价值,引人思考的内容🤕
拉到友链上的朋友
我写博客大多数还是给自己留个记录,在网站上美观地看我的记录,换台设备只要浏览我的博客网站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去获取信息,很方便。 但是我也希望有一个能挂在友链上的朋友…不是带有功利性的,只是想在这个小圈子里,多一个可以分享思考和感悟的人吧。
未完待续…